咨询
  • 首页
  • IPO分销
  • 传播与路演
  • ESOP
  • 机构服务
  • 资源中心
  • 关于我们
资源中心 精选专栏 文章详情
流動投資平台引領市場新面貌
2022-11-08 新闻
2022-11-08 新闻
摘要:流動投資平台引領市場新面貌

 

新冠疫情的蔓延影響全球經濟,卻成為流動投資平台發展的契機,驅使大眾增加使用,全方位改變了投資者習慣,提升便利度和資產流動性。富途控股首席財務官陳宇表示,金融科技與流動投資平台的發展有望推動更多人更深入了解投資市場,從而提升整體回報潛力。他希望金融業界能趁熊市時期推動更多投資者的教育工作,扶助其成長。

 

陳宇回顧,他在2007年來港後一直在金融業發展,至今十多年來見證着香港、內地,以及美國資本市場的變化。2012至2013年間,內地移動互聯網行業冒起,帶動金融市場出現拐點,市民由電腦網上介面進行投資轉到流動介面之上。香港情況亦類近,自從流動投資介面面世後,除了便利個人投資者之外,也成為了香港金融行業發展的轉捩點。

 

散戶參與度增加

 

流動應用程式盛行,改變了投資者多方面的行為模式。陳宇說,根據過去幾年的觀察,可以歸納出以下三大轉變:

 

1.個人投資者對市場的參與程度顯著提升。香港交易所2020年11月曾公布《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9》,資料顯示香港本地個人投資者參與整體市場的交易金額比重由2018年的10.3%增加至2019年的13.6%。

 

2020年頭疫情爆發至今,居家辦公及隔離政策推動投資者更加願意使用手機進行股票買賣。 陳宇相信,這是一種結構性轉變,即使疫情退卻,投資者經過這幾年習慣,投資行為模式已經發生根本的變化。到了後疫情時代,投資方法與工具的使用,都不會回到疫情前的狀態。

 

2.富途的用戶數據顯示,2017至2019年期間,使用流動應用程式投資的用戶多數是年輕人,集中於20多歲、大學畢業和剛投身社會的一群。至近兩年,使用應用程式的投資者年齡結構擴闊了很多,截至2022年2季度,富途用戶中有超過70%為30至40歲左右的中青年人。除了年輕人,也增加了很多中年人,甚至是長者。

 

3.投資者獲取訊息的途徑,跟十多年前也有極大變化。往日投資者依賴線下媒體如報紙、雜誌等獲得資訊,但缺乏渠道與機會跟上市企業、基金經理、分析員接觸和溝通。但到近年,經網上券商大力推動,很多企業把投資者關係(IR)工作移到網上,投資者透過流動投資平台便可跟企業代表直接溝通,提出他們關注的問題,散戶獲取訊息的方式變得更方便與全面。陳宇相信,這些改變對於市場效率,包括個人投資者決策的準確性,都有所提升。

 

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董事程子樂謂,根據發達國家的統計數據,當交易市場愈趨成熟,個人投資者的比例將逐步下降。陳宇提到,這是金融行業的一個特性,同樣趨勢未來都會在香港出現。雖然如此,他相信流動投資平台的興起,會帶來一些變化。

 

個人投資者的絕對數量比例仍高,未來散戶線上與線下的結構將會改變,使用線上平台的人數 比例很可能會提升。過往因為技術問題,讓投資者感覺開戶難、轉賬難、獲取訊息難,令不少 有意使用的人卻步。如今金融科技的進步已抹去這些障礙,推動更多人投資,對於參與者本身甚至是整體金融市場,都有正面影響。

 

趁熊市推動教育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財經台執行總監朱子昭稱,加息周期增加了投資市場對風險的預期,正因如此,目前是適當時候推動投資者教育,加深大眾對投資風險的認識。

 

陳宇又指出,富途的客戶平均年齡大約37歲,相比嘉信理財或E*TRADE等美國的成熟網上券商,年輕15至20歲。公司客戶的年齡層正處於財富累積的早期階段,他們亦更願意通過網上或互動的模式去接收投資相關資訊與知識。因此網上券商現階段更應該增加資源推行投資者教育,例如舉辦網上課程,牽線跟上市企業互動等,以加速投資者的成長。

 

本欄內容由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CFA Society Hong Kong)提供。CFA Society Hong Kong 乃CFA協會在香港的學會會員。訪問內容摘自新城財經「104投資總部」節目【CFA指揮室】環節,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並非投資意見,亦非對任何產品或服務的建議、推許、認許或推介。

 

 

 

文章转载自流動投資平台引領市場新面貌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咨询或其他建议,不应成为做出任何财税法决定的唯一依据,依据本文所发布的信息以及所表达的意见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事者自负,与富途安逸无关。
申请免费试用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并为您安排免费咨询或试用
立即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