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 首页
  • 企业服务
  • 机构服务
  • 资源中心
  • 关于我们
资源中心 精选干货 文章详情
华为VIVO小米,国产手机巨头股权激励哪家强?
2021-08-27 ESOP
2021-08-27 ESOP
摘要:华为员工股权激励制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从虚拟股激励计划到TUP股权激励,华为的股权激励令华为员工在公司经历坎坷时仍然不离不弃,也给了很多同行重要的参考。富途安逸为大家解读国产手机巨头华为VIVO小米的股权激励计划。

孟晚舟案近期又有了新进展。

 

据媒体报道,孟晚舟引渡案审理已经于8月18日结束。第二天,华为也对此事做出声明:

 

“华为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们也一直相信加拿大的司法体系。华为一直支持孟女士寻求正义和自由,今天我们依旧坚持这一立场。”

 

案件虽然已经审理结束,但是法院并没有当天宣布宣判。预期至少要10月份之后才有可能知道结果,悬着的心此刻还不能放下。

 

图片来源:VCG

 

华为近几年,也算是众所周知的经历坎坷。被美国制裁,收入锐减,手机销量从全球第二到跌出前五,甚至还不得不剥离荣耀业务。

 

坎坷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华为员工的不离不弃。

 

从虚拟股到TUP


华为员工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工资高。据说工作5年,年收入就可以达到百万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的工资,更多来源于华为员工所持虚拟股的分红收益。

 

华为的虚拟股激励计划,始于2000年。员工可以以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此后可以每年获得分红。股票是虚拟股,能获得收益分红,但是没有投票权,表决权。这种制度的优势是让员工一起享受公司成长果实的同时,避免了控制权的分散。

 

据媒体报道,在2000年投资的华为股票,十年之后,所持股票价值增长超过15倍。所以,购买公司的虚拟股对华为员工来说,是非常稳定且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这一激励模式帮助华为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厂商。

 

但是,运行多年的股权激励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首先就是有很多老员工手里持有大量的虚拟股,他们可以坐享分红而无需持续奋斗,这与华为股权激励的理念并不相符。

 

其次,员工需要自己出资购买虚拟股。虽然日后收益可观,但是起始投入的钱对很多员工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甚至很多员工需要借钱来买。所以对大家来说,购买公司虚拟股成了一个“甜蜜的负担”。

 

华为也看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2013年,华为推出新的“时间单位计划”(Time Unit Plan),改良了过去的股权激励方案。

 

 

新的激励计划既让年轻员工免于出资购买的负担,又杜绝了老员工坐享其成。完美解决了上一任制度留下的问题。

 

从实股到虚拟股再到TUP。这一系列不断优化改进的过程,证明了华为真正想要用股权去激励员工成为“奋斗者”并获得应有的奖赏。任老板曾说:钱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问题就解决了。

 

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像华为这样践行下来的,并不多。

 

vivo参考了华为模式?


华为的股权激励模式给了很多同行以重要的参考。以同样做硬件的vivo为例,其股权激励方案就和华为之前的老方案很像。

 

图片来源:vivo官网


vivo允许员工每年拿出一部分年终奖购买公司股票。股票通常分四年解锁,每年解锁1/4。员工可以享受解锁部分股票的年终分红以及增值收益。

 

当员工离职时,已解锁的股票也可以继续持有并获得分红。而未解锁的部分,公司会在员工离职时按照当年员工购买的价格予以回购。

 

vivo的这个激励计划任何转正的员工均可参与。通过年终奖换股票,公司可以减少一部分现金薪酬的支出,增加公司的可支配现金流,用于后续发展,同时,员工入股后成为参与公司业绩分成的“股东”,也更有动力去努力工作,是一种双赢的做法。

 

当然,相似的方案必然伴随着相似的弊端。

 

vivo的这套股权激励方案,同样需要员工拿年终奖购买,对员工来说会有一定的支出压力。此外,这套方案同样会让老员工手里累计更多的股票,从而获得更多的分红收益。一方面不利于激励新人,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总股本下,如何匹配不断新增的员工数量,我想vivo应该也会做相关的预案。

 

上了市的小米怎么做股权激励?


无上市计划的公司,股权激励会以虚拟股为主。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就会更加灵活和多元。


雷军也算是信奉“财散人聚”理念的创始人之一。

 

图片来源:pandaily

 

小米自创业以来,就一直积极推进员工持股。在小米B轮融资时,雷军曾允许员工跟投。当时公司有70多名员工,大概有60人掏了钱。最后大家一共投了1400万。雷军也说:“掏了1400万以后,员工的斗志和热情完全不一样了。”

 

此外,小米会给入职员工提供三种薪酬模式:

 

1 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2 2/3的报酬+一部分股权
3 1/3的报酬+更多的股权

 

据说,10%的人选择了不要工资或者1/3的工资,80%选择了2/3工资,剩下10%的人选择跟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根据小米当年上市时的招股书披露,直到上市前,超5500名员工(不含高管)被授予了股权激励。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8%。上市后,小米也在持续不断地向员工授予股票及期权。无论是授予人数还是授予频率,在互联网大厂,都算是比较高的。

 

总结


股权激励已经基本成为了新经济公司的标配。但实际效果如何,恐怕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适用的激励方案也会不同。更重要的是,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业务的成熟,公司需要不断检视股权激励的效果,动态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股权激励最大的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咨询或其他建议,不应成为做出任何财税法决定的唯一依据,依据本文所发布的信息以及所表达的意见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事者自负,与富途安逸无关。
申请免费试用
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并为您安排免费咨询或试用
立即申请